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资源 > 正文

《毕业设计》课程内容(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来源: | 发布日期:2022-03-11 】

毕业设计教学大纲

是否双语

                                                                 否 (非双语课程请保持该选项为“否”)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01101115

课程中文名称

毕业设计(电子信息类)

课程英文名称

Graduation Desig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适用年级、专业

2017级 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开课学期

20202

总学时

16周

其中实验(上机)学时


总学分

16

先修课程

本专业所有修读的课程

后续课程

课程简介

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个适当的课题设计任务,通过收集查阅相关文献,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给出可行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具体的工程设计,完成课题所提出的功能和要求。通过毕业设计,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资料的收集、阅读文献、构思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外文翻译、撰写论文、编写技术报告和制图、阐述答辩的能力。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解决实际问题或进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的目的。通过毕业设计,复习和巩固所学的各科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能力。学会分析解决一般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并具初步的设计及应用维护能力。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蓬勃的创新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建议教材

参考资料

本专业相关教科书和期刊资料等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通过调研通信工程领域的相关文献,会分析复杂工程问题,找到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理论或实验方法。

2

考虑相关因素的影响,作为约束条件,进行可行性分析,设计解决方案。

3

采用理论模型,对通信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建模,并进行求解、测试或仿真,对得到的结果进行解释。

4

对任务书内容要求制定合理的技术路线,并根据毕业设计涉及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合理选择、开发和使用相关的仪器设备、计算机软件等现代工具进行测量与测试、模拟预测及辅助设计,并分析其局限性。

5

能够根据通信工程涉及的国家标准、法规等相关背景知识,分析和评价通信系统设计、开发等环节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工程问题解决方案与社会的联系及其相关责任。

6

在分析通信工程领域的实际问题时,考虑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7

通过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说明书、论文答辩等形式,了解本专业的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能够将所了解的前沿技术、复杂工程问题见解等,并能够就毕业设计涉及的复杂工程问题与同学、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展示人际交往中的专业沟通能力。

8

对于通信工程领域的实际问题,需要考虑工程管理和经济决策方法。

9

通过毕业设计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途径,主动思考并探索通信工程技术进步带来的新问题、新方法。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目标

指标点

课程教学目标点

支撑度

要求2:问题分析

2.3 能够通过文献研究,分析通信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寻求可行的解决方案,提出解决思路或改进方法,形成综合结论。

目标1

M

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3.2 能够在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环境等现实约束条件下,对技术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目标2

H

要求4:研究

4.2能够根据理论模型针对通信工程领域的相关复杂工程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能结合设计、实验和测试,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目标3

H

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

5.2 能够正确选择与使用测试技术和方法对相关通信工程领域复杂问题进行预测、模拟、测试和研究,并能够合理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认识与理解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局限性。

目标4

H

要求6:工程与社会

6.2 能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角度,合理地评价通信工程实践产生的影响。

目标5

L

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7.2 能够评价通信工程实践中频谱资源分配、系统兼容性、电磁辐射等对环境、资源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目标6

L

要求10:沟通

10.1 对通信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够以书面和口头形式表达设计思想和方法,与同行进行交流,清楚陈述自己的观点。

目标7

L

要求11:项目管理

11.1能够正确理解通信工程领域相关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目标8

L

要求12:终身学习

12.2 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了解通信工程领域的最新进展、技术和国际前沿动态。

目标9

L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知识模块
(章节)

知识点(节)

教学要求

教学模式
(学时)

支撑教学
目标点

1

开题报告

根据指导教师提供的毕业设计任务书内容和要求,查阅资料、理解任务和内容,撰写开题报告。

2周

指导

目标1

目标2

2

文献综述、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不少于3000字,外文翻译字符不少于10000字符(中文3000字以上)

1.5

指导

目标2

3

方案设计、比较与分析

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内容和技术要求进行方案设计,从多个可行方案比较中选择最优方案,并分析其技术经济性。

2.5

指导

目标1

目标2

4

设计方案实现与数据分析

1. 工程设计类:

提供电子器件或系统结构设计/仿真设计所需的主要技术参数,指出预期解决的主要问题、应完成仿真模型和说明书等主要内容,应体现包括:设计开发方案、过程和结果、仿真模型及结果分析、实物样件等内容。

2. 试验研究类:

提供试验研究所需的技术条件,指出预期研究的核心问题及应完成的测试数据和论文等主要内容,应体现包括:试验方案、试验设备、试验测试、数据分析等内容

3. 计算机软件类:

提供计算机软件的功能需求分析,指出预期开发的软件与说明书等主要内容,应体现包括:程序流程图、算法说明、软件演示、软件操作说明等。

8

指导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目标5

目标6

目标8

目标9

5

设计说明书

撰写设计说明书,字数不少于1.5万字,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格式按照《福州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规范》执行

1.5

指导

目标7

6

毕业设计答辩

毕业设计自述时间10分钟/生,问答时间不少于20分钟/生

0.5

讨论

目标7


五、考核方式


考核环节

权重(%)

备注

指导教师

40

包括考勤、工作及动手能力、设计(论文)规范、任务饱满、难易度及学术水平等

评阅教师

20

包括设计(论文)规范、学术水平、创 新等

答辩小组

40

包括工作量、难易度及成果质量、口头报告、答辩等



六、课程的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

课程考核结束后,任课教师将会对本课程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进行相应的分析,主要包括分析并填写课程达成度评价表,课程考核合理性确认表等。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指派同行教师对任课教师的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分析进行审核。教师应根据达成度分析结果,改进相应教学方法、内容、考核等环节,以便学生更好地达到毕业要求的能力。

除了学院的本科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对课程进行达成度审核外,教师也要根据学校和学院督导的听课检查情况以及授课和批改试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自评和总结,并加以改进。

本课程为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必修课,随着电子信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每年在教学内容上将根据时代的步伐、新兴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执笔人:赵宜升

审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