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资源 > 正文

《实践与专业训练(下)》课程内容(一年级电子信息类)

【来源: | 发布日期:2022-03-11 】

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程编号

01100195

程中文名称

实践与专业训练(

课程英文名称

Practice & Specialty Training2

程类别

实践必修课

用年级、专业

一年级电子信息类

课学期

每学年上学期开课

总学时

24

其中实验(上机)学时

24

1

先修课程

中学物理

后续课程

模拟电子线路通信电子线路

程简介

实践与专业训练》是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实践必修课。熟练使用常用的电子元件、器件,了解单元电路的结构特点、性能参数、调试方法、检测知识和应用常识;常用仪器、仪表正确使用的知识;较熟练的焊接技术;制作完整的单元电路;了解与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知识,具有处理计算机简单故障的能力。

议教材

陈俊. 电子基础实训教程[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1.

考资料

1. 汤元信. 电子工艺及电子工程设计[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2.华容茂.电工电子技术实习与课程设计[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课程教学目标

1.

本课程将全面系统地介绍常用的电子元件、器件及有关的结构特点、性能参数、识别方法、检测知识和应用常识。常用仪表、仪表正确使用的知识、焊接技术、直流稳压电源制作、印制电路版及其排版设计与加工方法。

2.

通过实践掌握基本电子技能,主要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它是现代电子通信与信息技术领域中的一个基本技能。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本课程学习,加强学生在电子信息领域设计实验方案并开展实验的能力,以及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解释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应用电子信息理论、技术及现代工具仪器来进行电子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所需要的基本知识。

4

通过本课程学习,加强学生在电子信息领域设计创新思维的能力,具备基本的电路设计的能力。






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业要求

标点

程教学目标

撑度

1 品德修养

1.1 通过“互联网+”大赛优秀的电子信息类实例的介绍,养成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1.0

2 问题分析

2.2能够应用创新的基本思维,识别、表达、并通过电路分析复杂项目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1

0.8

3

0.2

3使用现代工具

3.3 掌握通信工程领域中系统设计和建模的基本设计和仿真工具,仪器设备和开发工具的使用。

2

0.8

3

0.2

、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识模块

识点(节)

教学要求

学模式学时)

撑教学目标

1实践题目:基本电子元件识别掌握与考核

知识点:电阻器的型命名方法,电容器的种类及其识别,电容器的规格与标志,电感基本参数,变压器的型号命名方法,电阻器的识别与测量,电容器的识别与测量,晶体二极管型号的命名方法,晶体三极管的结构与种类,三极管的主要参数,二极管的测试,三极管的测试。

重点:电阻、电容、电感的识别;难点:电阻、电容、电感的测试方法

1.学习掌握电阻电容电感测试方法

2.学习掌握电位器、二极管及三极管测试方法


4学时

实践

1、3

2实践题目:常用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

知识点:稳压电源的正确使用高频频谱仪的正确使用并能利用这些仪器进行信号的测试;重点:稳压电源的使用;难点:高频频谱仪的正确使用

1.学习掌握稳压电源的正确使用

2.学习掌握高频频谱仪的正确使用;

4学时

实践

12、3

3实践题目:RJ45网线的制作

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稳RJ45网线(对等线和交叉线)的制作,学会基本制作网线的技能. 重点:网线的制作方法;难点:网线的制作方法

1.学习掌握稳网线工具的正确使用

学习掌握稳网线制作方法

4学时

实践

12、3

4实践题目:小型无线话筒的焊接、制作、调试

知识点:设计与制作小型无线话筒。电路图画出电路版图,进行雕刻或腐蚀,钻孔,焊接,调试,测试重点:小型无线话筒制作难点:小型无线话筒的设计,焊接,调试。

1.学习掌握小型无线话筒的设计

2.学习掌握小型无线话筒的焊接

3.学习掌握小型无线话筒的调试

4.学习掌握小型无线话筒的测试

8学时

实践

12、3

4实践题目:创新性报告的纂写

知识点:通过对“互联网+”大赛优秀案例的介绍,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一份创新性报告. 重点:必须结合电子专业撰写报告;难点:

树立科技强的观念,同时撰写电子专业相关创新性报告

4学时

实践

12、3

、考核方

(%)

平时课程实践成绩

100%

线下




程的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

课程考核结束后,任课教师将会对本课程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进行相应的分析,主要包括分析并填写课程达成度评价表,课程考核合理性确认表等。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指派同行教师对任课教师的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分析进行审核。教师应根据达成度分析结果,改进相应教学方法、内容、考核等环节,以便学生更好地达到毕业要求的能力。

除了学院的本科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对课程进行达成度审核外,教师也要根据学校和学院督导的听课检查情况以及授课和批改试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自评和总结,并加以改进。

本课程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必修课,随着电子信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每年在教学内容上将根据时代的步伐、新兴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七、人:__陈俊___

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