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资源 > 正文

《通信电路实验》课程内容(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来源: | 发布日期:2022-03-11 】

通信电路实验教学大纲

是否双语

                                                                 否 (非双语课程请保持该选项为“否”)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01100295

课程中文名称

通信电路实验

课程英文名称

Experiments in Communication Circuit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适用年级、专业

2018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开课学期

2020(2)

总学时

24

其中实验(上机)学时

24

总学分

1

先修课程

模拟电路实验、通信电路

后续课程

通信原理

课程简介

《通信电路实验》是通信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的任务是研究通信电子线路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与分析方法,使学生掌握选频、调制、解调、混频等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方法,对信号的产生、变换、处理等方面有较深刻的认识,为后续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中美芯片之战已经拉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电子产品设计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为我国芯片研发提供后备人才。

建议教材

《通信电路实验指导书》,福州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系电路教研室编,2009

参考资料

冯军 谢嘉奎主编,《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曾兴雯编,《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第五版),西安电子科大出版社,2013年

杨昌汉编,《高频电子线路》,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2年

汪胜宁主编,《电子线路教学指导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了解高频常用电子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它们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测试技能。掌握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和各种频率变换基本电路的调整和测试技能。培养学生综合实验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技能。

通过课程,培养学生具备分析、设计各类实用电子电路和通信电路的能力,为学好课堂知识及专业课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热爱学习、热爱发明创造的兴趣,积累设计经验,培养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目标

指标点

课程教学目标点

支撑度

要求1:

工程知识

1.2 具备专业基础,能对通信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与数学建模。

目标1,


M

要求2: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3.1能够对通信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合理的需求分析和建模、给出设计目标与任务。

目标1

M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知识模块
(章节)

知识点(节)

教学要求

教学模式
(学时)

支撑教学
目标点

01 非线性丙类功率放大器实验

知识点:高频功放丙类工作状态。

点:丙类功放的负载特性

点:激励信号变化、负载变化对工作状态的影响

1、观察高频功率放大器丙类工作状态的现象,并分析其特点

2、测试丙类功放的调谐特性

3、测试丙类功放的负载特性

4、观察激励信号变化、负载变化对工作状态的影响


3学时

课内讲授和实验

目标1


02 正弦波振荡器

知识点: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电路基本原理,起振条件,振荡电路设计及电路参数计算。

点:晶体振荡器与压控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LC振荡器中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以及负载对振荡器的影响

点:外界条件(温度、电源电压、负载变化)对振荡器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1、熟悉振荡器模块各元件及其作用。

2、进行LC振荡器波段工作研究。

3、研究LC振荡器中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以及负载对振荡器的影响。

4、测试L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5、分析与比较LC振荡器与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6、改变变容二极管的偏置电压,观察振荡器输出频率的变化。

3学时

课内讲授和实验

目标1


03模拟乘法器调幅

知识点:用集成模拟乘法器实现全载波调幅、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和音频信号单边带调幅的方法,全载波调幅、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和单边带调幅的波形。
点:全载波调幅、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和单边带调幅的波形

点:调幅系数的测量与计算方法

1、实现全载波调幅,改变调幅度,观察波形变化并计算调幅度。

2、实现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波。

3、实现单边带调幅。


3学时

课内讲授和实验

目标1




04 混频器实验

知识点: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频率变换的物理过程。混频器的分类及作用。了解模拟乘法混频器的工作原理,了解混频器中的寄生干扰。

点:混频器的工作原理
点:混频器中的寄生干扰

1、研究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频率变换过程和此种混频器的优缺点。

2、 研究这种混频器输出频谱与本振电压大小的关系。

3、研究模拟乘法混频器的频率变换过程

4、研究模拟乘法混频器输出中频电压与输入本振电压的关系

5、研究模拟乘法混频器输出中频电压与输入信号电压的关系






3学时

课内讲授和实验

目标1


05包络检波及同步检波实验

知识点:调幅波的解调方法。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的原理,主要质量指标,检波效率及各种波形失真的现象,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思考克服的方法。用集成电路实现同步检波的方法。
点:包络检波的原理,同步检波的方法。
点: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的主要质量指标,检波效率及各种波形失真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克服的方法。

1、完成普通调幅波的解调。

2、观察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波的解调。

3、观察普通调幅波解调中的对角切割失真,底部切割失真以及检波器不加高频滤波时的现象。

4、不断总结归纳,联系实际,领会实事求是、精益求精思想,能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学时

课内讲授和实验

目标1


06变容二极管调频实验

知识点: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的原理。调频调制特性及测量方法,寄生调幅现象,了解其产生及消除的方法
点:调频电路的原理

点:调频调制特性及测量方法。



1、测试变容二极管的静态调制特性。

2、观察调频波波形。

3、观察调制信号振幅时对频偏的影响。

4、观察寄生调幅现象。


3学时

课内讲授和实验

目标1



07 正交鉴频及锁相鉴频实验

知识点:正交及锁相鉴频器的基本工作原理。鉴频特性曲线(S曲线)的正确调整方法。
点:鉴频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点:S曲线计算灵敏度和鉴频范围。


1、了解各种鉴频器的工作原理。

2、了解并联回路对波形的影响。

3、用逐点法或扫频法测鉴频特性曲线,由S曲线计算鉴频灵敏度Sd和线性鉴频范围2Δfmax

4、领会调制在不同领域的不同使用方法和特点,学会因地制宜,构建创新思维解决工程问题。


3学时

课内讲授和实验

目标1


08自动增益控制(AGC)

知识点:正交及锁相鉴频器的基本工作原理。鉴频特性曲线(S曲线)的正确调整方法。
点:鉴频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点:S曲线计算灵敏度和鉴频范围。


1、比较没有AGC和有AGC两种情况下输出电压的变化范围。

2、测量AGC的增益控制范围。


3学时

课内讲授和实验

目标1


、考核方式


考核环节

权重(%)

备注

课堂表现

50

包括课堂考勤、实验结果展示等表现

实验报告

50

包括实验报告数据正确性、数据分析准确性等



、课程的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

课程考核结束后,任课教师将会对本课程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进行相应的分析,主要包括分析并填写课程达成度评价表,课程考核合理性确认表等。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指派同行教师对任课教师的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分析进行审核。教师应根据达成度分析结果,改进相应教学方法、内容、考核等环节,以便学生更好地达到毕业要求的能力。

除了学院的本科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对课程进行达成度审核外,教师也要根据学校和学院督导的听课检查情况以及授课和批改试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自评和总结,并加以改进。

本课程为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的专业基础课,随着电子信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每年在教学内容上将根据时代的步伐、新兴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执笔人:李兰兰

审核人: